前几天,正当我苦思冥想要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,突然接到师姐来电,她告诉我凯时KB88艺术馆新春首推“心逸无惑”李家骝作品展,主题涉及水墨写生、彩墨花卉、素描线描、陶瓷绘画、壁画浮雕。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能有一些机会去陶冶情操,愉悦身心,感受下画中的美丽世界也不失为一件绝妙的事情,我这么想着。
走进凯时KB88艺术馆,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四个大字:心逸无惑。一瞬间好像被击中了一般,何谓心逸?何谓无惑?李家骝老师以此为题的原因是什么?一系列的问号在我脑海中闪现,看着“心逸无惑”四个大字,大脑高速运转起来。
“四十不惑”语出《论语•为政篇》。“惑”就是迷与疑,“不惑”也就是不迷不疑,清楚明白的意思。人到四十,锋芒渐息,少了浮躁与轻狂,多了成熟与稳重,这是时间的过滤,是岁月的磨砺,是对世事万物的参悟。我的一颗浮躁不安的心不由平静了下来,认真欣赏起每一份画作。
“心逸无惑”标题的旁边有诸多美术界名家对李家骝老师作品的评价,其中著名美术评论家王飞说:“李家骝行走在自然之中的写生不再是陈述式的、描摹式的;不再是记录式的,是对自然之神提炼和强化的过程。他将一切纳于胸臆,在人文情怀中进行意象的组合,直至达到自己对人文和人文精神意义上的表达。” 心逸无惑的人才会用真情去感悟,脚踏实地,我重我情,我行我素,去创作感动自己的作品。不得不说一幅画作让人忘却了物本身的真实性,将视觉艺术效果和人文情怀表达进行了激荡人心的交融,这种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意义非凡的。
艺术创作从来就离不开写生,古今中外皆然。在现实生活中,首先应具备从现实世界中感受可视形象及其形式美的能力,所谓“触景生情”。我非常喜欢李老师的写生作品,一幅幅水墨山水大作透露着古朴与厚重,这种历史的积淀感让我流连忘返。李老师的写生作品题材丰富,没有身体力行,各地游历,是很难每年都积累下一批优秀写生作品的。尽管外行看热闹,读不出里面的意境,但是侗族、苗族、镇远的古朴民居,那山那水那人,那飞鸟、轻舟、亭子、梯田,一切如此轻盈美妙,营造出一个真实可感的美丽水墨乡村,让我对每一幅作品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!正如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的评价“家骝的画更加与生活接近,更加提醒人们,如何细致而深入地观察生活、拥抱生活,从绿色世界中发现美。”
晚上回到宿舍,坐在书桌前,看着自己在参观时记下来的文字,回忆着参观过程的一幕幕场景,不知不觉地生发出一种想近距离接触李家骝老师的感觉,于是在网上查找了李老师的资料。
李家骝老师1957年8月生人,是安徽合肥人,1979年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(现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),四年本科受教于许多学术严谨的名家大师:张仃、祝大年、吴冠中、袁运甫、权正环、范曾、肖惠祥、侯德昌、杜大凯等,本科期间的扎实功底也为他后面在美术领域的沃土中生根发芽、枝繁叶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自1976年开始学画至今四十个年头,论语中“四十而不惑”是指人到四十岁遇事能辨不疑。对习画者而言,四十可能刚刚起步,艺无止境。这或许就是李老师所谓“心逸无惑”的由来吧!
李家骝老师在自序中说:“通过多年的教学、写生与创作的艺术实践,无论是传统绘画表达或当代艺术的表现,逐渐使自己形成对装饰艺术的感悟和偏爱,在我的绘画里所追求的就是画面的境界,在‘理想’与‘写实’的区分颇难之际,画面所造之境游离于自然、理想与现实之间。” 从最初的装饰画到后来的彩墨、水墨画,从花鸟、山水到人物,李家骝老师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题材丰富多样,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被多家刊物刊载,多幅作品被中南海及国内外收藏。
绘画艺术到底是什么?李家骝老师说:“当今科学都在反思,正与负、方与圆,绘画艺术是多元、自由的,今天可能有人是用雕虫小技,喧嚣一时,虚伪弄世,那也就是个小脚女人走不了多远的路。面对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,艺术家必须要进行取舍”。李家骝老师认为:“取舍本身是集修养、胆识、敏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现。”的确,李家骝老师用笔大胆概括,在把握对象形态的同时,已经把造型和构图的形式因素融入其中。因此,他的写生作品具有一般写生所不具备的画面的构成效果和完整性。李老师的作品来自于自然,又融入了一股清新的人文气息,它们鲜活得好像一幅幅会呼吸的风景。
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无从得知,但是两个小时的参观中,这些作品却在无声无息地让我浮躁的内心归于平静,带我穿越千山万水,进入画面所在的那个时空,卸掉身上的包袱,看风光无限,纵情山水,怡然自得。
如果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能定格成为一幅幅会呼吸的风景,那该有多好呢?浮世喧嚣中需要这样源于自然又融入一股清新人文气息的作品,它可以慰藉心灵,帮助我们找回灵魂深处的自己,即便是远隔千万里,你依然会听到一种声音并且越来越清晰,好像在说:“慢慢走,欣赏啊!”(张永刚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)
编辑:孙也程